top of page
  • Instagram
傳播媒介乃傳遞資訊重要的途徑,當代閱聽眾透過影音效果之交織吸收大量資訊,而台語又何以被傳播呢?
一個語言如果沒有文字,要不見很快的,要把這個語言救下來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文學作品。

台語文運動推動者

周定邦 先生

我們在家裡就是都用台語,就是那是很自然的,因為他就是我們的母語,所以就是,像我小的時候一樣,我的長輩都很自然跟我說台語,我們那時候的社會,包括說比如說我們去學校,還是說我們去當兵,去工作,那個環境都是台語的環境,所以你不會覺得說台語有什麼不正常的,不過現在已經相反了。

 

其實我們台灣的一些那個傳統的藝術,比如說布袋戲、歌仔戲,還是說南管北管,都因為這個語言政策,一直沒落消彌下去,變成越來越沒有人重視這裡的東西,進而直接影響他們的生存。

 

為什麼要推語言平等法,其實每一種語言都是平等的,沒有說哪一種語言他就比較高尚,那一種語言比較多餘,你要站在語言平等的立場,就像是我們人一樣,你跟我是平等的,男生女生都是平等的,這普世的觀念,每個人都這樣認為,不然是為什麼連通過那個同性的那個婚姻法對吧?代表我們的思想很進步了,不過在語言就不一樣,很少人會去想到這個問題。

台語的價值,我們正在建立,那建立最棒的方法,去了解我們的長輩們所使用的語言,他們所傳下來的東西,其實相當簡單就只是我想要了解我們的過去而已

淺堤樂團

堂軒、方博、依玲 、紅茶

我覺得,你要了解歷史,你就要了解脈絡,不要去脈絡化。你的確要了解語言,因為很多的價值觀跟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祖先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我覺得就是跟語言有關係,比如說1930年代台灣的流行歌,剛在發展的時候,其實就是台語文化很蓬勃的時候,那時候也不會說是什麼台語文化,因為那個就是主流文化啊。所以你要你要了解當時的主流,如果你對於一百年前的人的生活,你是有想要去瞭解那個是什麼樣的模式,我覺得其實是瞭解語言,從歌曲從流行音樂去了解,是很有價值的。

很多人會講說形式,或者是手段沒有用,就是回到我們的,我覺得手段都有用,因為你說我們也會聽到很多人說阿,你每個禮拜只在學校講一、兩堂課,台語到底有甚麼用回來不會講還不是不會講,可是你只要有連結,你就不會斷的,那麼徹底啊。所以我覺得這種文化的東西追根究底都是教育

除了普通話之外的語言在這個社會裡面,以往都是被禁止的,我們現在在推廣代表說我們我們現在的政府,我們現在的人民期待去擁抱這些多元價值,所以去推廣的話,就是我們鼓勵大家,所以我們我們這個社會其實是鼓勵大家去尋找自己的根源。

 

如果是單純創作的話,我們就是知道說一個歌要押韻,那其實華語裡面比較不會有那麼多意涵,或是說所要背負的責任在裡面,但是台語或是說大家的母語,近年來已經越來越被重視,因為越來越多人不講母語了,那這個語言如果再不講,再不使用,再不表演他的話,他會慢慢的流失,然後就會不見,透過這個事情意識到他的嚴重性之後,其實我們在下筆寫歌的時候,也會有不是那麼自然的事情或是思考發生。

語言一定要常常說、常常聽,才能慢慢撿回來。

公視台語台

呂東熹 台長

所有來(台語台)面試的,來找工作的年輕人,十個裡面問,九個台語都是跟阿公阿嬤學的,沒有一個人說我是跟父母學的。

 

這也是現在推動最大的問題,就是年輕一輩的父親母親不要跟小孩子講台語,心態很多的可能說習慣了,他轉不過來,已經社會大眾,因為華語也太強勢了,所以說華語已經說習慣了。

 

人家說台語台在欺負年輕人,但是我剛開始的時候,我的計畫其實是要做給年齡比較大的人,因為他們從小時候,是受到國語運動的壓力,所以他們沒有機會去看台語節目。本來年輕人也都沒有在看電視節目,都在網路上看,但是大部分老人是愛看八點檔的,當然他還是要看電視新聞,所以我們的所有節目的設定,就是除了你去看民視八點檔、三立八點檔以外,還有一台叫做台語台,有在做台語節目,我先要把這批人先加吸引來說,原來還有一台在做台語節目。

其實語言消失最大的傷害,其實是文化的流逝

所有來(台語台)面試的,來找工作的年輕人,十個裡面問,九個台語都是跟阿公阿嬤學的,沒有一個人說我是跟父母學的。

 

這也是現在推動最大的問題,就是年輕一輩的父親母親不要跟小孩子講台語,心態很多的可能說習慣了,他轉不過來,已經社會大眾,因為華語也太強勢了,所以說華語已經說習慣了。

 

人家說台語台在欺負年輕人,但是我剛開始的時候,我的計畫其實是要做給年齡比較大的人,因為他們從小時候,是受到國語運動的壓力,所以他們沒有機會去看台語節目。本來年輕人也都沒有在看電視節目,都在網路上看,但是大部分老人是愛看八點檔的,當然他還是要看電視新聞,所以我們的所有節目的設定,就是除了你去看民視八點檔、三立八點檔以外,還有一台叫做台語台,有在做台語節目,我先要把這批人先加吸引來說,原來還有一台在做台語節目。

bottom of page